对于阴阳五行的生克关系,在《黄帝内经》中有其独到的见解,具体如下:对于阴阳五行的生克关系,应该是近代易学发展的一个误区。因为我们没有真正明白古人所说的阴阳五行的生克关系。《黄帝内经》言:物化为生,物极为变。生是变化的一种形式,是对某一点的接近。古人以生表示“进”,以克表示“退”。如果不明白“进退”之机而空谈生克,就会屡屡失误。不了解真相,必然进入误区。故命书言:进气不死则为生,退气不生则为克。
北方阴极生寒,寒为水。南方阳极生热,热为火。东方阳散以泄而生风,风为木。西方阴止以收而生燥,燥为金。中央阴阳交而生温,温为土。其相生也所以相维,其相克也所以相制,此之谓有伦。
以五行代表春夏秋冬的名称,配合方位,出于天然。北方亥子丑,为冬季。南方巳午未,为夏季。东方寅卯辰,为春季。西方申酉戌,为秋季。春夏之交,木气未尽,火气已至,间杂之气为土。其余夏秋之间,秋冬之间,冬春之间相同。土气在两个节气的中间,而且夏季最旺,也就是土居中央的意思。这里必须提醒大家注意,五行出于阴阳,它是阴阳二气变化的过程。不管在任何情况下,五行都不能违背阴阳的原则。
《子平真诠》阴阳生克章言:四时之运,相生而生,故木生火,火生土,土生金,金生水,水生木,相生之序,循环迭运,而时行不匮。然而有生必有克,生而不克,则四时亦不成矣。克者,所以节而止之,使之收敛,以为发泄之机。故曰:“天地节而四时成”。
上文先贤指出,四时配合五行相互转化以生为进,千百年来易书岂止千本,都在相互转抄,木生火,火生土,土生金,金生水,水生木。大家都把它当作不可改变的五行生克关系,恰恰就是这个五行相生的关系,使千百年来的众多学易者,进入了总也难以超越的误区。上文指出:“四时之运,相生而生,……相生之序,循环迭运,而时行不匮”。大家一定要注意这里“相生而生”的用词,是先人用词不当,还是另有深意?
免责声明:本站内容来源用户投稿部分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