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行指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,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物质观。古人认为大自然由五种要素构成,这五个要素的循环盛衰,使得大自然产生变化,不但影响到人的命运,同时也使宇宙万物循环不已。
“五行”一词,最早出现在《尚书》的《甘誓》与《洪范》中,在《甘誓》中是指“有扈氏威侮五行,怠弃三正,天用剿绝其命”。《洪范》中则指出“鲧矱洪水,汩陈其五行;帝乃震怒,不畀洪范九畴……鲧则殛死,禹乃嗣兴,天乃锡禹洪范九畴,彝伦攸叙……。五行:一日水,二日火,三日木,四日金,五日土…
“五行”是关乎自然的呈现与持续运作。所谓“行”,郑玄注日:“行者,顺天行气也。”而《尚书》提到的“五行”则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,所指称的无非是一种自然的“运行”,是依循着本身之为呈现所固有的一种规则而持续地运动,是一种自然的作为。
古人认为,大自然由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五种要素构成,万事万物都分别表现出五行的特征,而八卦则表现了宇宙万物的生成和演变的规律。五行和八卦之问的关系是以八卦配合干支而论其所属的。
免责声明:本站内容来源用户投稿部分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